腾冲碗窑:泥土浴火重生 重启了远古的味蕾(上)

编者按: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至洪武十五年1382年闰二月,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朱元璋30万明军,开始入滇作战。

是年九月初一日,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南征云南。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进军云南的战略。

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率军抵达湖广,兵分两路,从东、北两方面进攻云南。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5万人,由永宁今四川叙永趋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这里是云南、四川、贵州3省交界处,为当时的一个军事重地。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趋贵州,进攻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安今贵州盘县特区……

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仍留下了大批军队驻守。为此,明军从南京等地召集了大批艺人入滇,将中原各种先进的技术传播到云南。其中,就有一批制陶艺人,专门为军队烧制军中所用陶碗和器皿。

历史洇染了山河,风云沧桑了岁月。

600多年之后,那些当年专门为明军制陶的艺人们,他们的后裔还在云南吗?他们现在过的还好吗……

2024020709253073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腾冲。这里是一本“遗落边地的汉书”。腾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处处可以找到中原文化的身影。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皮影戏、土陶、油纸伞、藤编、手抄纸……截至2019年,腾冲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项目66项(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32项,县级26项),代表性传承人227人(国家级3人,省级14人,市级62人,县级148人)。

碗窑土陶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传入腾冲。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器具,更是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碗窑土陶还沿袭着传统的制作方法,传承着传统的“窑子烧制+繁琐的手工”工序。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火山有色泥制作,这也是碗窑土陶的一大特色。经过拉坯、晾晒修坯、上釉、烧制等众多步骤制作而成。

2024020709253245

 

秘境所至 世界为开

北纬25°15´3″,东经98°28´0″——腾冲市马站乡三联村碗窑寨。

哲学家罗素说过:“须知人生的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其实,一处景色,一座城市也是同样,多元和态度,正是大美所在。

才走进碗窑寨,就看到很多人家的门前摆着各式各样的陶器,大到坛坛罐罐,小到花瓶小婉、酒杯……虽然样式万千,但无一不玲珑精致、惟妙惟肖。这里还保持着前店后厂的作坊形式,店里摆着陶器成品,后院就是制作陶器的场地。有的人家,还保留着古老的龙窑。

龙窑上残旧的红砖、黢黑的焦痕、摇曳的枯草,显示着整个行业的古老和龙窑的没落。

2024020709253369

走进一家门头略显陈旧的人家,敞开的店面里摆满了各种陶器,店里没人,来的人可以随意在店里看看。喊了几声,才有个声音从后面传来。登上不高的梯子,才看到这户人家是建在缓坡上的,主人孙成宗在后面忙着修坯,两手沾着泥巴。

房屋后面,也有座历史悠久的龙窑,昭示着年代和历史的久远。

1968年出生的孙成宗,打小就生长在碗窑寨。在他的印象里,当年周围的村庄和住户,几乎人人制陶、家家烧窑。他也是在父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开始玩泥巴。那时候他年龄很小,就是觉得泥巴好玩,偶尔也跟大人捣乱,往大人做好的器皿上捏出个“耳朵”之类的小东西。每次被长辈看见,都会被吼几嗓子。

十年禅茶,一壶清心。

2024020709253567

直到16岁那年,他才正式拜在父亲孙保顺的门下,正式入门学习陶艺。35年的磨砺中,他已经完全继承了父辈的手艺,而且青出于蓝,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进去时,孙成宗正在给菜坛子的盖子修坯。在刀片和他灵巧的双手下,一个坯子就被修得很精致。他还拿来一团泥巴开始拉坯,转眼之间,一个个漂亮的花瓶坯子就做出来了,几乎一分钟做出一个坯子。

想要成为一等一的高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千锤百炼。

看着他娴熟的动作,真是感慨艺人的匠心,感叹着“将泥巴都能玩出花”来的制陶匠人。而且,在拉坯的时候,还不影响他和我们的交谈。

2024020709253629

如今,孙成宗的父亲孙保顺已经74岁。虽然手艺传承给了儿子,但老人闲不住,没事时还是会跑过来,力所能及地做点制陶的活路。

在老人眼里,一辈子制陶,他的生命已经和制陶融合在了一起。

 

源远流长 四姓独大

在时光的缝隙里展颜一笑。

碗窑寨的制陶艺人们,祖先都是跟随朱元璋的南京军进入云南的。

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平定云南不久,孙、刘、蒋三姓祖先从湖南湘阴县庆善乡和大义乡,随明军来到腾冲。后来,其中的孙源和蒋道本于明朝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刘宗仕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分别从曲石碗窑坡和白家河搬迁至如今的碗窑。

制陶艺人们刚进入云南时,主要为明军的军营烧制吃饭的大碗和器皿,用量非常大。所以,当孙源、蒋道本、刘宗仕迁居于此时,建起了一座座龙窑,还是以制陶为生,既烧土陶碗也烧其他生活器皿。后来,其他人家聚拢过来,逐渐成寨。

所以,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碗窑寨,村名延续至今。

2024020709253894

从当初的孙源到现在的孙成宗,制陶手艺已经传承了20代。孙、蒋、刘三姓的后裔,也曾多方考证:当年的祖先们,迁居于此后,主要做哪些类型的陶器呢?

在生活富足的时光里,艰难的岁月会很容易被遗忘。但是,三姓后裔却始终寻找着祖先的踪迹,一点点还原着家族的历史和制陶的手艺。

经过考察土窑遗址,后人们逐渐揣摩出来了脉络:先祖们刚到碗窑时,生产的土陶款式多样,有碗、碟、缸、坛、罐、瓮等几十种,以草木灰为釉,多以红土(紫土)彩画花纹为饰。

当时,蒋、刘二姓专做大件,孙姓做小件,后有胡姓做砂锅和土头(烟嘴)。所以,后世才有了“蒋家蒋大瓮,刘家刘大坛,孙家孙小瓯,胡家胡土头”的说法。

漫步时间回廊,岁月如沙。

2024020709254087

数百年来,碗窑土陶出现过很多能工巧匠,但由于历史变迁等原因,无法全部记载下来。

好在现在留下来的很多古窑遗址,隐约还能探索陶艺的传承脉络。如曲石碗窑坡土窑、地基坡头土窑、后龙井土窑、王家窑、孙家小巷窑、刘家井土窑、蒋家井土窑等遗址……

这些龙窑的遗址,让碗窑寨的后人们,大致能分辨出来祖先们当年的土陶款式和花样、泥巴的选择与配制、釉料等,探索出祖先们的很多经验和方法。

数十年来,碗窑寨的后人们,为了整理和记录土陶历史及人物,不断考察遗址、访问民间老人、整理历代传说,将碗窑土陶发展历史和历史人物有了粗略了解。(未完待续)(文/张密 图/@行者马健

(1)
上一篇 2024-02-07 16:40
下一篇 2024-02-08 10:41

相关推荐

                                                                                                                  致敬城乡美容师-发现最美环卫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