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图文/方 孔  周其常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我下一步的梦想,就是要把我近期的重大发明,风光太阳能的应用、垃圾焚烧炉;一炉出三水(热水、沸即水、蒸馏水)应用到酒、水、饮料万亿企业上推向全国全社会。”这是前不久,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和业内专家,到位于昆明东郊的昆明星火节能技术研究所考察时,已84岁高龄的该所所长杨光辉,向大家介绍他的下一步产品研发打算时,道出的当下梦想。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众所周知,人当有梦。如果是一个青壮年创业者,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大家也许不足为奇。可当耄耋之年的杨光辉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一梦想时,大家不由面面相觑,深感惊诧。

在现场,随他一起工作多年,且见证他无数辉煌的办公室主任陈志明补充说,大家千万不要惊诧,杨老的一生,可以说,绝对是追逐梦想的一生。他的一生成就也都是踏着梦想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而且成果丰硕,熠熠生辉。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据了解,杨光辉从小就有当发明家、当“大师”的梦。从小对建筑测量、对各类机械尤为感兴趣。当同龄小伙伴们还青春懵懂、不谙世事时,他就捣鼓起了小发明、小创造。1957年大跃进时期,17岁的杨光辉在文山中学读书时,地方政府给学校下达了一项去县里一大山山崖上写一幅巨型标语的任务。学校领导带着全校老师去实地考察,发现拟定目标书写地点,山崖陡峭,根本无法测量,学校一时束手无策。

杨光辉知道情况后,每天就用中午和晚上学校放学时间,去现场反复勘察估摸,回来便拿着练习本反复测算,发明出“两面角测仪”计算法,成功计算出了书写大小比例,最终在文山东山上写出了每个字高17米、宽12米,当时属全省最大的巨幅标语“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同期,县里大搞水库建设,由于劳动工具较为落后,村民们在劳作时,费时又费力。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为提高劳动效力,杨光辉放学后便跑去水库现场观摩琢磨,通过改装“下滑拉升机”和改进推车重心,提升推车装载量,使原来的推车从一次只能推不到100公斤提升到一次可推一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劳力。1959年至1961年,杨光辉在广南堂上农场工作时,为了提高农场劳动效能,与农场书记秦帮壁、队长李众良等联手攻关,发明了“瞬速点播机”和“蓄浮发浮鸡浮鸭”,使农场产能大增。该发明,至今仍在当地农村广为运用。

1962年,丘北县奉命修建一批国有粮储备仓库。小有名气的杨光辉被县里调来参与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对一堆堆圆木和木方。杨光辉用独创的快速计算法,靠一把三角尺,一把斧头,不用放大样,用肉眼瞄瞄,挖好卯榫,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一栋栋储备仓库拔地而起,创下工程质量第一,建盖速度第一。如今,60多年过去了,仓库至今完好无损,仍旧为国家储备粮食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70年代初,国家发出号召:全民动手,改炉节柴节煤,消灭“正压燃烧的老虎灶”。杨光辉感到国家的号召,对保护森林,节约资源意义重大,是造福于民的大好事。于是闻风而动,认真专研相关知识,找来书籍自学热力学、化工学、光科学、辐射科学等。通过结合炉子改造,不断观察火焰燃烧原理,发现火焰在炉子夹缝中来回冲刷,可提高炉子热交换率,同时加大中风压边风可快速提高炉膛温度,以及多级循环可加快热交换率等,达到节能减排,减少耗柴耗煤。

由此,他以此原理研引发出了大小十几种节能炉推向全国各地。他的这项发明,当时一度引起军地高度重视,并被省市相关部门推荐到昆明市举办节能创新展。该发明后来报送全国创新发明评比,一举斩获五项大奖。当时经济日报等媒体在报道他的事迹时,赞誉他为“国宝级”的发明家。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尽管风月档不住生活的蹉跎和人生的苍老,但对杨老来说,无论时间流逝多么无情,工作岗位怎么调整,生活的磨砺这么艰难,他一心专研发明创造的梦想,从来没有动摇过。杨老常说,人一生能做成一件大事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放弃了梦想,放弃了担当,放弃了初心。要敢于直面困难,敢闯敢试敢为先。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据统计。几十年来,他先后发明创新的各类大小产品多达200多项。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这么多发明创造中,他几乎没有一项是为了一己私利,以攫取社会资源,搞短期经营投资,为自己谋福利。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立足于造福百姓,立足于低碳环保,立足于改造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如,他针对东北三省秸秆燃烧不利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主动带着原丘北炉灶公司几位老伙伴深入东北地区现场调研,回来便研发出了多种秸秆焚烧与再利用的“家庭采暖炉”、“秸秆温泉”等系列产品,并及时推广到东北三省及陕西延安、榆林地区投入使用,受到当地民众一致称赞。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近十年来,随着农村农用物资和科技投入能力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强势推进。杨光辉敏感地认识到,这正是自己大展身手,发挥科技优势,改善农村劳动生产模式,助力农村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于是,他主动深入云南农副业、手工力欠发达的乡村地区开展考察调研。发现玉溪、文山、大理、漾濞等地不少烟农、果农在烤烟、三七、核桃、青梅的烘烤和产品深加工中,因烘烤技术和设备较为传统和滞后,导致烘烤出来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效益提升。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于是,他结合自己早年生产过节能减排燃烧炉的基础,组织全所人员开展烘烤炉的研究和改造攻关。几年来,他们扎进工厂车间,不计其数的组装、推倒,不厌其烦地试验、论证,然后自我否定,再试验,再论证。历尽艰辛,终于不负所愿,功到垂成。先后改造生产出了“直缝(夹缝)烟叶烘烤炉”、“夹缝冲刷热风炉”等一系列可用于烤烟、烘果、给村民提供大面积热水供应的炉类产品。据了解,为研发生产这些产品,杨老先后投入资金上千万,耗费钢材达数百吨。数百台成品投放玉溪,丘北、大理等地推广使用后,受到当地烟农、果农高度赞赏一致好评。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九月初,当我们随杨老一行深入玉溪峨山、丘北等地现场看望这些炉子使用情况时,正在炉子前烤烟的丘北烟农马勇满面笑容地告诉我们说,他们村用杨老发明的烤烟炉,一用就是十三年,炉子不仅无损好用,因炉内温度受热均匀,烤出来的烟叶品质很高,因此卖出的价格也比其他炉子烤出来的价要高得多,平均一炉烤烟,比传统炉子节能30%,增收近2000元。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研发的这数百台烘烤炉投放云南各地州烟农果农,在投入生产前,当时是得到行业内高层有关部门负责人许诺,给予每台5000元的资金补贴的。但后因相关负责人个人原因,导致杨老至今未拿到应有补贴。对此,每当有人问起工厂损失时,虽然也能从杨老言语中切身感受到他的无奈。但深入交流中,又不难发现杨老有一股来自骨子里的淳朴和对农民怀有的那份深层的爱。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随着世事更迭,他似乎已看淡这些本该名正言顺回收的资金投入。他时常这样自我安慰自己:只要我的炉子,能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能为他们脱贫致富做一点贡献,就当我为社会做了点贡献吧。至于经济损失,有得有失,看淡些。他不仅这样说,现实中,他始终坚持这样实打实的去做。每年,他不顾年事已高和所里各种繁杂事务,都要坚持深入这些烘烤炉投放的乡村,察看炉子使用情况,听取反馈意见,解决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他大半生与研究炉子打交道,每一座炉子,在他看来,就如同他的心肝宝贝,不时常看看,他就吃不好,睡不安。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近年来,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碳达峰和碳综合达标标准,要求全国各地必须对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对此,杨老又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头扎进了垃圾焚烧炉的研发和多功能用途的产品改造试验中。每天,他不顾年老体迈,以及双脚经常浮肿的老毛病。深入工厂与工人一起切割钢板,焊接炉子,几乎每天都是弄得灰头土脸,手脚不是这里擦伤就是那里烫伤。

杨光辉:让梦想熠熠生辉

但他从不言苦,从不退缩。于84岁高龄又研发出了“风光太阳能烤房”和一炉出三水(蒸馏水、沸即水、热水)高效生物质锅炉,这些技术如推广于农业农作物烘烤,以及大健康产业的运用,不仅能耗低、成本低,而且可为节能环保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他说他一生都是在追梦逐梦中度过,目前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了解支持,以便尽快推广运用到全省,全国全社会。

相信杨老一定如老话所言:有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对此,我们亳不怀疑,拭目以待。

(0)
上一篇 2023-10-18 07:05
下一篇 2023-10-19 07:27

相关推荐

                                                                                                                  致敬城乡美容师-发现最美环卫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