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吉参:食髓知味,润泽云南

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文/洛桑吉参  首席编审/方 孔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中国饮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传承,从时代到技法,从气候到地域,从民族到宗教,从食法到食具,从民俗到功能,从消费到层次等多元化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活态饮食文明,同时也从饮食中酝酿出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观念和医食同源等特点,承载了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总结的积厚流光,从而使中国饮食文明汇集成为独具东方饮食的文化体系,将这一文化价值惠及全球数十亿人类,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中国饮食文化而享誉世界。

放眼全球,中国即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摇篮,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之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受到祖辈的熏陶,中国人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的这一思维模式早已刻在骨子里,在维系华夏民族的繁衍昌盛,促进生产力发展,特别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都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的云南,其饮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造就了云南的饮食四季自然味,十里不同样,一年四季,都按季节而吃,最能充分彰显着云南饮食雅俗与共、独树一帜的味道,美满和谐统一的视觉,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云南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花餐”,各种花争相开放,如香椿、金雀花、苦刺花、棠梨花、芭蕉花、芋头花、海菜花、石榴花、炮仗花等等数不胜数,各地菜市场主打以花为主题的菜篮子,带来了一场视觉冲击的震撼,尝鲜的急切心情也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在云南饮食中,这些花不仅仅能爽心悦目,更是一盘盘美味佳肴,在一番讨价还价后,收入囊中的几样花也随着人们的脚步到了厨房,看似不敢下口的花,制作起来却并不繁琐,就如金雀花在摘去花蒂、花蕊,洗净后,将鸡蛋磕入碗中,加入盐调打均匀,再将洗净的金雀花放入调匀的蛋糊中拌匀,而后将炒锅置旺火,注入猪油,烧至七成热,下入金雀花蛋糊翻煎,熟后出锅,一盘金雀花煎鸡蛋饼就做好了,一股浓郁的清香与蛋香扑面而来,金雀花的鲜嫩微甜,鸡蛋蓬松滑软,一道经典美食就诞生了。

还有云南火腿搭配石榴花清炒也在蠢蠢欲动中,石榴花剥开花瓣,剔去花蕊部分,把剩余的花瓣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滚水中烫3分钟,除去过多的苦涩味后捞出,再放清水中浸泡、漂洗后待用,锅里油热,放下葱、姜、蒜爆香,放入切好的火腿片,煸炒至转色后加入适量的当地土酒,小火闷5分钟再将石榴花放入,加盐煸匀撒些葱花即可出锅。石榴花口感脆嫩鲜美,火腿厚实微咸,二者相辅相成,味蕾直接提升。簇生型似猫爪,雪白淡雅棠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味,将处理好的棠梨花,配上用玫瑰花酿制的醋,外加灵魂辅料云南本地树番茄与小米辣拌匀,绒绒的口感味像咀嚼带毫毛的茶叶,有点嚼劲,但很是开胃。

一碗简单的海菜花汤又是对食管的安抚,将洗净的海菜花抄水后备用,锅中油热后,倒入海菜花翻炒,再加入滚水煮至6分钟,最后加入少许盐,就可以出锅了,不仅观赏价值高,做成美食味道也是一绝。口感脆嫩,汤中保留了鲜花的本来味道,又香又糯,清清淡淡的,一口入喉,鲜美无比。在春天的食谱里,这些花不单是食品,更是助力了‘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养生功效,也在这里代代相传。

据多年的有效研究表明,云南可食用的野生花类就达到160多种,吃法及做法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这些花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山珍,也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有的花有着极好的消炎下火、涩肠散结的作用,有的花有着清热解毒、降压健胃的功效,还有的具有清肝明目、润肺止血等功效,甚至可以把晒干的花做成药枕,有助睡眠。云南把鲜花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结合得酣畅淋漓,既做成了各种美味佳肴,又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在一边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达到了养生的功效,这是承载了自然的给与,也谱写了云南几代人保护气候环境的底气,是对大自然最直接的告白。

春天带走了对花的思念,夏季却带来对菌的恭迎。伴随着时而雨水淅淅沥沥,时而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云南也进入了夏季。“菌锅”在这个时节里当之无愧成为最受追捧美食,由于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名扬四海。野生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真菌王国”。深夜的云南各大菌类交易市场,可谓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各种菌类琳琅满目,大家都想挑到自己想吃到的理想菌类,在自发排好的各类菌摊位中,时而穿梭止步、时而菌起身蹲,时而叫喊挣买,在认真挑选中火热成一片。从菌类市场走出,几乎每个人都是大袋小袋,提着的是菌,洋溢着的却是满足。

无论心中怀揣着对菌类做法的思考,还是隐藏着自己对菌类“吃货”的专业,云南的菌类真的会满足你。就拿硒含量最高的干巴菌来说,干巴菌炒饭成为云南当地饮食界流行的时尚之一,有些地方甚至在干巴菌炒饭中搭配着云南诺邓火腿食用,更是一绝,既弥补了火腿中氨基酸构成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干巴菌蛋白质释放的营养价值。干巴菌也可以和云南特有的皱皮青辣椒、干红尖椒、鸡蛋、白菜等搭配炒食,由于干巴菌确有异香的气味,无论怎样烹调加工都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干巴菌还可以生食,其味鲜香、脆、甘甜,一般多在拌其他凉菜时加入少许就足以增色添香。油浸干巴菌也是一种吃法,是将干洗净晾干的巴菌放入热油中煎炸,再除去水分后,待冷却连油一起装入密封器皿中,平时可取出后直接食用,保存期达一年以上。

云南小美牛肝菌,可谓在云南家喻户晓的美食,民间也称为赫赫有名的“见手青”,菌肉原始淡黄色、但受到外力作用如刀切后,菌身表面立即变为湛蓝色,故民间俗称“见手青”。小美牛肝菌属外生根菌,体积中等,属中型牛肝菌,呈半球形,边缘完整光滑、粉红色或暗红色,表面有细绒毛,菌管孔密细小,为黄绿色或褐色。菌柄呈近圆柱形,上端稍细、色淡,中下端粗壮膨大似椭圆球形,粉红或褐红色,长有黄色或褐红色网纹。广泛分布于云南中部地区松林或混交林地上,是食药两用的真菌。小美牛肝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2、钾和铁,属高钾低钠的健康食品。小美牛肝菌维生素B2含量丰富,是黑牛肝菌的3倍。而在烹饪小美牛肝菌过程中,如果加热不充分,没有熟透,很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小美牛肝菌肉质肥厚、脆滑爽口、菌香浓郁、风味独特,一般切成片状,配上皱皮青辣椒、大蒜爆炒,食之鲜香脆滑爽口。也可配上干尖椒、大蒜、热油中干煸后食用。

在云南的菌类中,不得不提松茸,作为中国主产地区之一的迪庆,松茸可谓享誉世界,松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活性营养物质等,另外含有的3种珍贵活性物质,分别是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松茸不仅营养均衡、充足,而且还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松茸有浓郁的特殊香味,菌肉白嫩细滑,肥厚细腻,质地细密,口感爽滑,烹饪应用较为广泛,在云南传统做法是炭烤和煲鸡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松茸刺身、松茸蒸蛋等也在近几年流行爆红,云南独有的炭烤松茸味道较为经典,在保留松茸炭烧的味道中,锁住了松茸内的原始水份,是其更多汁,味道更鲜美。

无论是哪一种菌,在云南始终都有着菌对味蕾最好的归宿,在采集各种菌类的过程中,人们都会将采集后的地方,回填入挖开的土壤,简约的动作却是不简单的行为,这样能使菌类残留的真菌子到了第二年又长出菌,是一种菌类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转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这样的行为都有着不约而同的表现,似乎与大自然签下了契约,感谢大自然的贵增的美食,同时也要促进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与传承独特的饮食文化并肩同行的写照,并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青山绿水。

秋,来到了云南,打开了它的化妆盒,把云南擦得透红,把云南抹的金黄,处处飘满了丰收的味道。“贴秋膘”也在美食中拉开序幕,或许是受到气候景色的影响,这个时节受烹饪技法的讲究,食材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云南汽锅鸡就流行于滇南一带,相传临安府(今建水)厨师杨沥所开创,可以说是云南的历史名菜之一。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汽锅鸡的前身是杨林鸡。蒸汽锅鸡的餐具要用建水的土陶汽锅味道才正,建水汽锅外形古朴,构造独特,肚膛扁圆,正中立有一根空心管,蒸汽沿此管进入锅膛,经过汽锅盖冷却后变成水滴入锅内,成为鸡汤,两三个小时后,肉粑骨离,便可食用,鸡块糯嫩,汤汁甜美,要是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使鸡汤更有营养,还有润肺、补肾功能,对冠心病、虚弱贫血症有显著疗效,成为滋补佳肴。

多依果是云南低海拔山林里较多的一种植物,这种果子嫩嫩的时候是非常好吃的,反倒长结实了,却又酸又涩,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等到秋天,完全熟透掉落到地上才能食用。当地一般会加入盐、辣椒、白糖等腌制凉拌后吃,或者舂碎,拌以各种调料吃。这样做出来的多依果酸辣爽口,又带点果香味,非常开胃。多依果还可以买来酿酒,多依果酿出来的酒,色泽鲜艳,口感也相当的醇厚。

又到了“吃冻鱼,晒肚皮”,的时节,本该夏季比较炎热的时候吃,然而,这道“冻鱼”却只能在深秋开始品尝,要边晒着暖暖的太阳边吃冻鱼,既暖和身子又能品尝色美味鲜的冻鱼,别有一番情调,从南诏流传至今,遐迩闻名,云南当地居民常常挑选高原湖泊中的鲤鱼,去鳞、肋、肠、肚洗净,下锅用鱼油煎黄,随后加入水并放十种当地独有佐料,煮到鱼入味,汤收浓,盛入大碗内,然后置于凉处自然冷冻,待到第二天用餐时在盘中加入芫荽,将碗中冻鱼扣盘便可享用,吃着凉而不冰嘴,适口滑爽,冻汤颜色似琥珀一般晶莹,色美味鲜。

秋也许就藏在洱海旁金灿灿的稻穗上,也许藏在大山包红彤彤的苹果里,也许藏在红河畔圆溜溜的石榴中。在云南不同时节都有美食,不仅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更是对当地人深厚饮食文化的独特诠释。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无名的菜肴。一个美妙的菜肴命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也是菜肴自身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菜名给人也有美的享受,它通过听觉或视觉的感知传达给大脑,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效应,发挥出菜肴的色、形、味所发挥不出的作用。而提起云南的“鲊”,首先从听觉传感到大脑中一种研究的联想,通过“鲊”怎么能发挥出菜肴的色、形、味呢?可云南人在“鲊”上是下足了功夫,使得“鲊”在云南种类多达十余种,“鲊”,原指的是一种腌制的鱼,出自《说文》,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鲊”,是先把鲤鱼切成片,搓上盐之后让它把表面吹干。

其次,要把米、橘皮、酒、茱萸、花椒等混合在坛底垫上一层。这时就可以一层鱼片一层混合料铺好压实,用荷叶封口上压重物,一般来说半天就能吃,但最好吃的话,还要等一个月左右。从各种记载中不难看出,“鲊”其实就是一种腌制食品。但对于云南当地而言这种来自“鲊”的色、形、味是各种原料经过腌制后产生了乳酸菌,乳酸菌跟淀粉继续发酵而形成,“鲊”既是一种美味,也是一份情怀、更是云南冬季餐桌必不可少的下饭菜。

初冬,艳阳高照,微风正好,这也是每家每户制作“鲊”的开始,对于萝卜丝鲊肉,无论是身在家乡的人们,还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萝卜丝鲊肉的味道都充满了深深的眷恋,萝卜丝鲊肉采用干萝卜丝,将用盐腌制过的猪头肉、猪皮、猪蹄在沸水中烹煮四十分钟后捞出,待冷却后在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粉、草果粉、茴香粉、八角粉、辣椒粉、炒面,搅拌均匀后备用,在冷却后的肉汤里放入适量的盐、茴香粉、八角粉、辣椒粉以及熟香油,搅拌均匀,再放入干萝卜丝继续搅拌、揉搓,最后放入炒面继续揉搓,吸收汤汁后的萝卜丝在搅拌和揉搓中变粗、变长,接着将拌好的萝卜丝和备好的鲊肉按照一层红萝卜丝、一层鲊肉的顺序放入土罐中,让其慢慢发酵待到冬至前后即可食用。

随着冬季慢慢深入,喜鹊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活力,这个时候茄子鲊也就陆续登上人们的餐桌,作为云南一种传统的酱菜,云南当地民众会将茄子切成手指粗细的长条,挂在细绳或铺在草席上晾晒脱水,不用太干。然后把茄子条隔水蒸,蒸熟之后,拌上米面,八角、花椒等香料,加上红辣椒,盐,放在一个陶罐子里密封,短则几月,长则几年,开罐即食。据说茄子鲊首先是一种干粮,只是后来生活好了,碎米加得少了又磨得细,演变成佐餐的咸菜。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味道越来越好,不管走到哪里,云南人都会带着它,没有带的会想起它。

正值寒冬,云南的猪肝鲊也炸开了锅,这道美食并非用猪肝为原料,而是选用猪肠、猪肚、排骨,配加食盐、白酒、辣椒粉、茴香籽,的传统方法加工而成。先将主料洗净,放入清水锅里煮至半熟,取出切成蚕豆状的小丁,加上配料拌匀,然后装入特制的陶缸内密封腌制,放在阴凉通风处,猪肝作色泽鲜红,香咸麻辣,具有体小味深,可口开胃,是佐餐、调味的佳品。云南本地的食用方法较多,炖、煎、蒸、炒均可,以炖或蒸为佳,可以单独做菜,是佐餐、下酒的美食,也可以配豆腐、鲜香菇、青辣椒蒸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更佳。

有的人说,这世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也有的人说,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六尺,腰缠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古人将一蔬一饭的香气都藏进了诗文中,即使相隔千年,也无限撩拨着我们的味蕾。健康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美食就是颜料可以装点它,而赐予美食的大自然就是这幅图的框架,博大精深的技法就是这幅画的点缀,而云南正是这幅画的真实写照,既有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敬畏,又有对美好生活愿望的向往,中国人对滋味的追寻,从美味开始,但又不止于美味,还包含了对生存的审视、对生活的励志,对生命的感悟。对于云南来说,饮食不仅超越了果腹养生的生物学本能,是祖祖辈辈云南人匠心传承的人生,是中华民族根和魂的智慧结晶。

(1)
上一篇 2024-04-09 22:44
下一篇 2024-04-13 10:20

相关推荐

                                                                                                                  致敬城乡美容师-发现最美环卫工人